(周克庸读《吕》札记15上——)
读《吕氏春秋先己》
图片来源于百度图库◎凡事之本必先治身
原文:凡事之本,必先治身,啬其大宝。用其新,弃其陈,腠理遂通。精气日新,邪气尽去,及其天年。此之谓“真人”。昔者,先圣王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故善响者不于响于声,善影者不于影于形,为天下者不于天下于身(大意:凡做事之根本,必先修治自身,爱惜自己。用新而弃故,腠理才得以通畅。精气天天增长,邪气彻底除去,一直到其应活到的岁数。这就叫“真人”。从前,先圣帝王修养自身成功而天下治理亦得以成功,修治其身而天下亦得以治。所以善营回声者不着力于回声,而着力于引发回声的声音;善营影像者不着力于影子,而着力于产生影子的形体;善治天下者不着力于天下,而着力于修治自身)。
◎周注:
治身:修身(治,修治、管理。《荀子·修身篇》:“少而理曰‘治’”;身,自己、自身。《尔雅·释诂》:身,“我也。”疏:“身,自谓也”)。
啬(sè):爱惜(《玉篇:啬,“爱也”》)。
大宝:最贵重的宝物,这里用以指代自身。
腠(còu)理:中医称皮肤纹理和皮下肌肉间的空隙为“腠理”(腠,肌肤的纹理。《康熙字典》:“肉理分际也。”《史记扁鹊列传》:“君有疾,在腠理”注:“腠,谓皮肤。”《后汉书郭玉传》:“腠理至微”注:“腠理,皮肤之间”)。
真人:道家称修真得道者为“真人”。
响:回音(《玉篇》:响,“应声也”。“响应”、“如响随声”之“响”,即用此义)。
◎周按:
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进德之阶,正是以“修身”为起始点的——只有提高了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引领全家向上,能引领全家向上才能治理好一国,治理好了一国才能平治天下。
这段文字琢磨起来,还是很有点意思的。从“真人”的称呼中,可以隐约嗅出此文作者道家学派的气味,但有关先圣王“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的议论,却又与儒家“修、齐、治、平”之论,如出一辙。由此似可见出,《吕氏春秋》一书的编撰,对于推动“百家”从学术上相互借鉴,进而融合为一体,是有所贡献的。
◎百仞之松
原文:百仞之松,本伤于下而末槁于上(大意:百仞高的松树,处于下部的树干受了伤而处于上部的树梢却会枯槁)。
周注:
百仞之松:以夸张之修辞格,极言松树之高大。
本:树根、树下部的主干部分,与“末”相对。
末:树梢,与“本”相对。
槁(gǎo):树木干枯(《说文》:“木枯也”)。
◎周按:
作为我们生活场景的诸多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着的。一个原因当然会带来一个直接的结果,但这个原因却未必只会带来这一个结果,因为该原因所产生的直接结果,又会转化成导致另一个结果出现的原因……所以,这个原因也可以说是“另一个结果”之所以会产生的间接原因。事实上,“天人合一”的说法所揭示的,正是中国古代具有朴素系统论色彩的一大思维特点。这一可贵的思维特点,需要我们不断通过在扬弃基础上的继承和发扬光大,实现其持续的现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