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也是中国思想和文化发展最繁荣、最鼎盛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层出不穷,集大成者更是比比皆是。
儒、道、墨、法四大学术流派以及大大小小的近百家思想流派,犹如天上的星辰,浩瀚如涛,璀璨夺目。
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在各个国家间游说,演讲辩论,争相著书立说,广招门生,到处宣传自己的思想学说和政治主张,整个时代充满了浓厚的学术气息和思辨氛围,史称“百家争鸣”。
不同于儒、道、法家各流派,仅仅在政治上高屋建瓴,墨家不但在思想上有自己的主张,同时,在科学方面也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因此,墨家的代表人物墨子在拥有了同其他流派相同称号: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的同时,还拥有了一个特别耀眼的荣誉称号——科学家。
这在战国时期的各个流派中是绝无仅有的。
如此优秀、又如此务实且能文能武的墨子,为什么会像一颗流星,仅仅在自己那个时代光芒万丈地闪耀了片刻,便划过历史的天空迅速地消失了呢?
一,低微的出身。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
低微的出身,为他打上了难以磨灭的阶层烙印,也为他的迅速陨落埋下了伏笔。
如果追溯到殷商王朝的话,墨子还算王室的血脉,问题是经过朝代更迭、世事变迁,到了墨子这一辈,他早已经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平民。
他放过牛,当过学徒,做过木匠,这一切都注定让他不能和那些“肉食者”站在同一条线上,受到同样的礼遇。
也注定为他的性格和为人处世方式,打下阶层烙印。
虽然家道中落,但毕竟几代前还算皇族,所以家学渊源还是注重孩子的文化教育的,加之当时私学兴起,给了平民子弟读书的机会,因此墨子上过学,文化水平还挺高。
据《史记》记载,墨子曾经做过宋国的大夫。
因为墨子出身底层,这又让他和贩夫走卒类的士农工商小生产者走得比较近。
这决定了他的性格和为人处世的方式都更接近于普罗大众:随意、不拘小节、无所畏惧,完全没有“肉食者”的心机和城府。
他常常自诩自己是:“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这行为不就是现代的说凉话。
这样的人,哪个朝代、哪个领导也不会喜欢,何况那个等级森严、君王权威至上的时代。
所以,出身决定了性格,性格决定了为人处世方式,为人处世方式又直接决定了你站在哪个阶层,是哪个人群的代表,会受到谁的喜欢、谁的厌恶。
这,也许是墨子迅速消失的最根本原因吧。
二,与统治者极端对立的政治主张。
墨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有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
其中以兼爱为核心,节用、尚贤为支点,囊括了从思想到生活细节的很多领域。
我们来逐条剖析他的政治主张。
“兼爱、非攻”还没有多大的问题。
反对战争、要求和平。
毕竟延续了儒家“仁”的思想,中规中矩,系出名门——脱胎于孔夫子的主张。
“天志、明鬼”也还没有太出格,毕竟遵循天意,君主违反了天意要受罚,顺应了天意当受奖。
虽然矛头直指君主,但毕竟还拿天意在说事。
但你主张“非命、尚贤”是几个意思?
“非命”即“我命由我不由天”之文雅的说法。
“尚贤”呢?就是不论是君主还是官吏,都唯贤是举。
意思是只要你有本事,就可以做君王当官做吏。
竟然公然宣扬“举贤不看嫡长”“官无常贵,民无常贱”,赞成贤明者为国君、官吏,反对世袭。
明目张胆怼统治者:“繁饰有命以叫众愚朴之人”——你们花团锦簇地把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说得如此清丽脱俗、高大上,不就是为了愚弄我们老百姓吗?这是对我们上进心和创造力极大的打击和严重的伤害。
墨子,墨先生,你这不是造反吗?你把“天选之子”的天子摆到了哪儿?“天命所归”又该如何圆。
这不是左右开弓打老师孔夫子的脸吗?这种带有明显挑衅和反叛的主张和学说,哪个统治者会喜欢,又有哪个统治者敢喜欢啊?那不是自掘坟墓吗。
至于“非乐、节葬、节用、尚同”,当天子做官为什么?不就是为了舒服。
有几个是真正为国为民的?听歌你管,奢侈你管,清闲点你不许,连死了弄个风风光光的葬礼你也要管,从生到死,你都给安排得明明白白的,还让我们和人民大众一样,同吃一锅菜、同盖一床被。
这还能不能活出你的手了,我们可是“肉食者”。
墨子的主张没几个符合当政者的利益和愿望,更多的是给当政者挖坑。
按历代统治者的惯用手法:“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墨子不但不可能为历代统治者接纳,还是统治者竭力打压的主要对象。
失去了传承的渠道,墨子只能在统治者无暇顾及的乱世,光彩夺目一下。
三,追随者的身份。
墨子的追随者大多是手工业者和下层人士,这是墨家学派无法得到长久传承的硬伤。
墨子出身底层,他的主张主要以抨击儒家的政治学说和诸侯国的暴政为核心,所以,弟子以手工业者和下层人士为生力军。
而这群人既没有远大理想,也没有太大抱负,每天最惦记的就是几斗米、几尺布,永远在为生计疲于奔命。
我们来看看孔圣人的弟子就知道墨子的弟子差距有多大。
孔子弟子多达人,著名的有七十二贤徒,这些弟子,大多数时候不是在游说,就是在游说的路上,将毕生的精力都用在继承和发扬老师的思想学说上,更是不断完善老师的学说,将一部《论语》编纂得不断闪耀着时代的光辉。
而墨家弟子大多文化不高,能力有限不说,专注度也无法和儒家相比,这些局限性都限制了墨家学说的薪火相传。
四,与儒家的对立立场,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墨子曾经师从儒家,但随着自己不断的学习和思考,他对儒家学说有了不同诠释,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和政治学说。
因为墨家是从儒家学说分离出来的,所以他继承了儒家的一部分学说和价值观,比如他也主张孝、慈、仁、义,但某种意义上说,墨子又是从儒家学说中反叛出来的。
因为他不认同儒家对待天帝、鬼神、命运的不正确态度,以及厚葬久丧和奢靡礼乐之风,讥讽儒家:华而不实,表面功夫。
所以在当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没有崛起前,墨家是与儒家对立的第一大学派。以至于在当时的百家争鸣中有“非儒即墨”之称。
因为这样的特殊地位,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墨家是首当其冲被罢黜的对象,而自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都以儒术为尊,自然也就没有与儒家学说相对立的墨家学说的立足之地了,这是墨子消失于历史长河的最直接原因。
五,如果墨子不那么快消失……
如果墨子不那么快消失,如果墨家思想得到一个帝王青眼,我们的历史会不会被改写?世界历史会不会被改写?中国灿烂的文化会不会更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纵观墨子的思想,无处不散发着自由、民主、科学的光芒。战国时期,当时古希腊文明刚刚建立,涌现了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和苏格拉底三大哲学家。
墨子的哲学思想在那个时候就与世界的先进哲学思想交相辉映,闪耀着自由和民主的光芒。
而当时也处在混战时的欧洲,还没有科学思想出现,而墨子,已经在科学方面表现出他惊人的天赋。
在数学方面,他提出了倍的概念:“倍,为二也”;几何方面,对方、圆、直线均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力学方面,提出了杠杆原理;物理学方面,对空间和时间的关联、静止和运动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究;光学方面,竟然将小孔成像原理解释了出来……
由于政治学说不被统治者接受,他卓越的科学才能也同时被湮没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让中国错过了领先世界的机会。
历史总是留给我们遗憾,又总是在遗憾中继续前行。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