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随着周王室政权的日渐衰落,诸侯之间的争雄称霸更加激烈,人人都想填补周天子权势的空缺。各个诸侯国采用不同的方式或尊王攘夷、或联姻结盟,从而增强国家实力,以期能在春秋社会有立足之地,称霸九州。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春秋时期的各大诸侯国轮番成为霸主,左右春秋局势。春秋时期的霸主指什么?如何才能成为春秋霸主?
一、春秋霸主政治的背景
孔子曾区分过“有道”与“无道”,他说:“世道清明之时,礼乐征伐的权力由天子掌握;世道趋于混乱,则礼乐征伐的权力由诸侯掌握。由诸侯掌握,国家存在不超过十代;由大夫掌握,国家权力不超过五代;由陪臣掌握,传世三代少有不失去的。”在孔子看来,西周时期完备的礼乐制度建构了君君臣臣的理想秩序。
先秦时期,国家最为重大的事莫过于礼与戎,礼乐征伐的最高权力的表现,由天子掌握代表封建国家运转有序。周天子掌握礼乐征伐之事意味着其仍能号令天下,这便是“有道”;当周天子权力崩塌、周王室权势旁落时,代表最高权力的礼乐征伐脱离掌控,就是天下无道之时。
在西周的封建制度下,天子建立国家、分封诸侯。诸侯国内部又分“家”,即政治和血缘集团。诸侯国在其国内进一步分封,设立以卿大夫为首的“家”,卿大夫常常会派遣家臣治理封地。诸侯、卿大夫能在其各自封地内称王,因此这种制度也被成为“等级君主制”。
但孔子没有全盘否定天下无道,而是进行更具体的区分。当最高权力落在诸侯手中时,孔子虽认为天下已是无道,但又说能维持十代;若是国君权力实际上被卿大夫掌握,则能维持五代;最后是陪臣执政,那国家就只能维持三代了。如鲁国季孙氏的家臣杨虎,逐渐架空季孙氏掌握实权,这就是家臣执政的情况。
总而言之,政治权利越向下移,政治失序、天下无道的情况就会越来越严重。天子权威下降至诸侯时,仍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礼乐规范和社会秩序。春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极为特殊的时期,政治权力还没有绝对化,是一个讲道理、守规矩、重信义的贵族时代。后来在西戎的打压下西周灭亡,平王东迁,华夏诸国不断受到侵扰,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春秋时期的霸主就成为周天子权威崩塌后维系华夏礼乐文明的额关键,诸侯国纷纷高举“尊王攘夷”的旗帜,以期成就霸主事业。霸主国一方面联合华夏各国救援受到夷狄侵扰的诸侯国,另一方面尊奉形式上的“天下共主”周天子,维护礼乐与宗法地位。
春秋时期的霸主政治有效防止了天下秩序和政治的崩坏,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华夏文明,还在政治文化和精神文明领域开拓出新境界。钱穆先生曾称春秋时代是一个极优美、极细腻、极高尚雅致的时代,与战国时期的血腥暴戾完全不同。
霸主政治绝不是霸主国凭借强大的国力恃强凌弱,更不是战国时期强国欺凌弱小,因此孔子对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主事业的管仲给予高度赞扬的态度。霸主政治是春秋时期的特殊现象,霸主国是如何形成的?有什么标准和原则?
二、关于春秋霸主的研究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春秋五霸的确定一直存在争议,按年代划分主要有战国时期的“五霸”说,战国以后的“五霸”说。战国的春秋“五霸”指的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主要记载于《墨子》、《荀子》、《吕氏春秋》等战国时代的文献史料当中。
《墨子·所染》曾侧面指出战国时代称霸诸侯的五位君王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但没有明确提出“春秋五霸”的概念。《荀子·王霸》中的观点与《墨子》相同。到战国以后,关于春秋五霸的说法更为丰富多样,涉及五霸的人也更多,包括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吴王阖闾、吴王夫差、越王勾践八人。
《左传》有不少关于诸侯霸的记载。齐桓公多次联合诸侯,葵丘之盟上周天子更是赐胙表示对其霸主地位的承认,此时齐桓公的霸业在天子和诸侯的共同见证下达到巅峰。宋襄公在齐桓公死后联合多个诸侯国攻打齐国并拥立齐孝公。当时宋国的子鱼看出其意图,认为他想要称霸很困难。
楚成王曾建立以楚国为盟主的诸侯联盟。晋文公城濮之战胜利后代替楚国的盟主地位召集诸侯。秦穆公曾帮助国晋国的三位君主,两次输送粮食救济晋国饥荒。晋悼公继位后,抵御北方戎人,国内积极发展,用吴国牵制楚国,同时积极争取宋、郑等国的依附,重新确立霸主地位。晋文公、晋襄公继续晋国霸业,阻止秦国的攻打。楚灵王不遵从礼法,弑君即位,最终犯众怒命绝。
当中涉及五个国家八位君主,齐桓公和晋文公因在葵丘之盟和践土之盟中受过周王室策命,是春秋时期最为显赫的霸主。加上战国以后春秋五霸说涉及的诸侯,共有七个国家十二位君主,即齐桓公、晋文公、晋襄公、晋悼公、秦穆公、宋襄公、楚成王、楚庄王、楚灵王、吴阖闾、吴夫差、越勾践。另外也有学者郑庄公列入春秋小霸,因此本文共从十三位君主探讨春秋霸主的标准。
三、春秋霸主的标准
第一,强大的国力。春秋时期,大国有两层含义,一是国土宽广,军事经济实力雄厚;二是国力虽然有所欠缺,但政治地位高。春秋早期的郑国应符合第二层标准,虽然国家实力与齐秦晋楚相比较弱,但郑武公、郑庄公都是周平王的卿士,其政治地位在诸侯国当中非常突出。
鲁隐公元年在,郑国曾以王师、虢师讨伐卫国,隐公九年,郑国又因为宋国不臣服周王室而兴兵。郑国借天子之命在诸侯国中行事,还直接与周王室发生过冲突,这时候的周王室尚存实力,不像后来需要诸侯国的庇护。郑国凭借周王卿士的身份,假王命行事,但因为国家实力有限,霸业不足以支撑起来。同时,郑国在道义上的号召力也不够,因此虽盛极一时但始终没能建立起霸业。
对齐秦晋楚,大国一词则体现得更为具体。齐桓公成功创霸,晋国楚国相继崛起,秦国东进受阻,但在西边实力也很强。齐桓公得到管仲辅佐后,积极改革,发展国内的同时在外交上实行“尊王攘夷”的政策,最终称霸中原。这四个国家的实力虽然有消有长,但无疑都是春秋时期的霸主国。
第二,蕃屏周室。正如孔子从政权旁落划分天下的“有道”与“无道”,郑庄公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作为周王的卿士,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假王命“讨不庭”的诸侯。《左传》中虽然没有直接表明齐桓公和晋文公打出“尊王攘夷”的口号,但郑庄公在春秋早期能借王命行事足以说明周王的失势。
整个春秋时期,参与勤王活动以期从中获得利益诸侯国除了齐、晋还有秦国。当时晋文公刚复国,晋国发生内乱,颓叔、桃子等人联合狄人大败周襄王,周襄王迫不得已逃往郑国。周襄王向秦国和晋国求救,次年秦穆公带着军队驻扎黄河岸边准备迎接周襄王。
周天子式微,政权旁落是无可争议的事实,此期的天子几乎只剩下名号了,诸侯奉王命行事也可算是王事,符合当初藩屏周室之大义。霸主国家的兴起一方面维护各诸侯国免受周边地区的侵扰,一方面能够继续维持周天子“天下共主”的身份和周朝的宗法礼制。齐桓公的霸业威名远播,其“尊王”的成功也不可否认。
第三,扶助弱小。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领土缩小,国家实力不足,有实力的诸侯国纷纷向周边兼并小国,许多小国在这一时期灭亡。周天子无法阻止兼并现象的发生,如果没有新的权威维持秩序,兼并现象将会恶性发展,夷狄环伺,文化不稳,中华文明将会遭受严重打击。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孔子对齐桓公持赞赏态度,其建立霸权的着眼点就是加强诸夏团结,对保存和发展华夏文明具有积极意义。霸权之所以能够联合华夏诸国,能取得同盟中小国家的拥戴和认可,是由于霸主自身践行道义,扶持弱小,以此树立权威。霸主地位不是凭借强力夺得,而是通过道义和行为赢得的。
结语
春秋时期,政权旁落,社会逐渐失序。周天子失去了维持宗法礼乐和庇护诸侯国的能力,不断出现小诸侯国被吞并的现象。处于文化根基不稳、夷狄环伺的历史背景下,任由兼并战争的恶性发展会给中华文明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害。于是霸主国家产生了,春秋霸主国通过“尊王攘夷”,对华夏文明的维持和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春秋》《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