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厨房一普通炊具,被赋予非凡意义,春秋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大家好,我是阅史明心。本期为您继续解读《春秋》。锅碗瓢盆是老百姓日常家居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的东西了。

居家过日子离不开这些财米油盐,锅碗瓢盆。就是这样一类普通的器具,在夏朝时期有一样炊具被赋予了非凡意义。

变得不再普通,甚至后世普通老百姓再也不敢使用了。

夏朝厨房一普通炊具

这件普通的炊具,我说出来,你们可能还不知道它原本是一件普通的炊具。当然说它是普通的炊具,要回到夏朝。

我现在公布一下这件普通炊具的名称,那就是“鼎”。你们一定大吃一惊吧。没错就是鼎。大部分人对于鼎的了解,大多是网上图片。

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说文》

当然现在博物馆里还能看见当年先秦时期的鼎,若是没去过博物馆的,寺庙去过吧?寺庙前边那种很大的香炉,长得就和鼎非常像。

只不过在夏朝,鼎还没有那么大,也没有被赋予后来那些非凡的意义。最开始的鼎,就是普通老百姓家厨房里用来煮肉,或者盛肉的炊具。

夏朝最开始的鼎并不是青铜器材质的,而是石头做得,再后来变成用黏土烧制的陶瓷材质,最后出现了青铜器冶炼技术,才做出来青铜器的鼎。

那么夏朝这一老百姓厨房普通炊具,是如何被赋予了非凡的意义呢?

普通炊具被赋予非凡意义

鼎这一老百姓厨房普通炊具,被赋予了非凡的意义,要从夏朝的天子夏禹说起。夏禹大家应该都了解,毕竟大禹治水的故事是家喻户晓的。

夏禹再治水成功之后,功成名就了就想留下点纪念,古代君王留下纪念最好的方式就是要么把自己的丰功伟绩写入史册,要么就是做个雕塑流传千古。

夏禹两件事都干了,我们现在既知道夏禹治水的丰功伟绩,又知道鼎这一非凡象征。大禹在功成名就之后,收集了九个省的黄金,铸造了一个物件。

当然古时候人们的想象力还没有那么丰富,夏禹也是如此他铸造了当时家家户户厨房都有的一件炊具,那就是鼎。

实在要解释夏禹当时的想法,夏禹应该是这样想的,鼎是老百姓用来盛肉煮肉的炊具,我们知道古时候的老百姓能吃饱就不错了。

想吃到肉那算一件奢侈的事情,那时候农业生产率低,粮食供人吃还不够,能结余出来养家畜都是有钱人家。

所以夏禹希望老百姓家里的鼎都能有肉可盛,希望老百姓都能吃上肉,所以就选择铸造鼎。并且夏禹一连造了九个鼎,象征九州,就是希望全天下的老百姓都能吃得起肉。

本来夏天子这样一个朴素的愿望,却被天下人给曲解了,老百姓一看圣人天子铸造的是鼎,再加上下边的官员故意解读迎合圣意。

就逐渐把这个老百姓家用的炊具给神圣化了。鼎从此不再是普通炊具,摇身一变变成了国家权力的象征。

我估计夏禹如果知道他的这一行为导致后世老百姓都不能再使用鼎做炊具,说什么他也不会选择铸造鼎,来表达自己的愿望。

这就和玉器一样,本来就是块石头,被赋予了君子这一意义之后,就不再是石头,而变成价值连城的宝物。

再比如钻石,学过初中化学的同学都知道,就是普通的碳元素,本质上和烧烤的碳是一种东西,但是被赋予了爱情的意义之后,就变得无比昂贵。

春秋后世老百姓再不敢使用

自从鼎被神圣化之后,后世普通老百姓家再也不敢使用鼎作为炊具了。甚至普通的诸侯都没有权利拥有。

变得只有天子才有资格拥有鼎。并且后来的天子把鼎是越做越大,似乎是只有把鼎做大才能显得自己更加丰功伟绩,千古一帝。

最典型的就是春秋时期的楚庄王,楚庄王内心想称王,不想服从周天子的管制。但是他不明说,他跑到周天子那,问周朝的鼎有多大多重。

他心里想着是问清楚了,好回去做一个比周天子大的鼎,这样就把周天子比下去了。但是周天子的大臣王孙满很厉害,一句话就把楚庄王给怼回去了。

王孙满说,如果天子有德行,施政有方,清明爱民即便是一个小鼎那也是很重的,反之如果天子昏庸无道,那么做再大的鼎也是轻的。

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国君无道,鼎大也轻——《春秋左传》

宋国国君宋庄公即位后,由于刚刚上位,为了得到诸侯国的支持,稳固自己国君位置,宋庄公给鲁国、齐国、郑国、陈国这几个大的诸侯国都送去了礼物。

其中送给鲁国鲁桓公的礼物是一个大鼎,春秋时期鼎已经是天子私人用品了,主要用在祭祀的时候。

以郜大鼎赂公,齐、陈、郑皆有赂,故遂相宋公。——《春秋左传》

可以说宋庄公送给鲁国一个鼎是非常大的礼物了,这要是在周朝初期,那可是违法的事情,只不过现在周天子衰落,大家也都无所谓了,什么天子不天子的,自己开心就好。

鲁桓公二年,夏天四月份,鲁桓公派人从宋国把大鼎运回鲁国去了,并把这个鼎放在了太庙。鲁桓公的这一行为遭到了人们的非议。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大庙。非礼也。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义士犹或非之,而况将昭违乱之赂器于大庙,其若之何?公不听。——《春秋左传》

当然人们大体议论的无非是,你看看鲁国野心不小啊,把天子用的鼎放在了自己国家的太庙里,鲁桓公这是以下犯上啊。

鲁国的大臣臧哀伯为此还长篇大论的说了一段话,来向鲁桓公谏言,主要思想就是你把鼎放在鲁国太庙不合适。

然而鲁桓公我行我素,并没有听臧哀伯的啰嗦。

文/阅史明心

图/网络

参考资料/

《春秋左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