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鲁桓公在即位之后第一次抢到了“主角”的戏份,特意邀请了郑、齐、陈三国与鲁国一起,准备替宋国平息弑君之乱。可是,华督这个杀害了宋殇公的罪臣也十分狡猾,根据四国的情况,分别给予了不同的重贿,愣是化解了他自己的这场危机。这之后,桓公带着华督贿赂给他的宝贝“郜鼎”回到了国内,还堂而皇之地将其供奉在了太庙之中。这看似无关紧要的举动,却引起了臧哀伯的不满。他急急忙忙赶来劝谏桓公,希望姬允能立刻改正,以免这宋国贼子行贿之物,会变成鲁国朝廷腐败的诱因。
臧哀伯谏鲁桓公纳郜鼎然而,臧哀伯费尽口舌说了这么一大段话,甚至还举了周朝开国之君武王当年“迁九鼎至雒邑,被义士非议”的例子来告诫姬允,却没有一点效果。鲁桓公依然我行我素,把郜鼎好好地摆放在了太庙之中,让臧哀伯的苦心打了水漂。显然,桓公这第一次当“主角”的经历并不太美好,既没有太突出的表现,又被大臣数落了一番,还给世人留下了他不听人言的坏印象,真是失败到家了。因此,姬允为了挽回颜面,在纳郜鼎于太庙之后,他决定继续搞事情,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大家的认可。
您还别说,鲁桓公接下来办的这“一战一和”两件事,还真可以说是可圈可点。特别是“一和”这件事,连《左传》都给了他一个“礼也”的积极评价,看来姬允这“主角”当得是一回生二回熟,逐渐找到了感觉。但是,细细品读这两个事件的记载之后,鄙人以为姬允搞的这两件事并没有看上去的那么美好。因为,他办的这两件事,其实鲁国的先君也遇到过相似的情况。所以,从双方处理方式对比来看,桓公这次表现给人的感觉是除了心虚,还是心虚。那到底桓公心虚在哪里了呢?咱们还是先把这“一战一和”两件事简单的叙述一番,之后我再给各位分析分析姬允心虚在何处。
鲁桓公想为自己挽回颜面先来看看这“一战”,简单来讲就是鲁国于桓公二年的九月,向杞国发起了进攻,并取得了胜利。虽说,从《春秋》、《左传》等史书的记载来看,这次进攻鲁国并没有派出很多的部队,也没有要置杞国于死地的意思,只是想给杞国一些教训而已(史书中“入杞”的“入”字,代表着获得了他国的城邑后并没有占领,反而撤兵了)。但是,在咱们此前讲过的“杞国史话一”中曾提到过,这个时候的杞国已经从河南迁徙到了山东一带,成为了鲁国的附庸。为何好好的一个附庸小弟,桓公一上任就要向他们动手呢?
《左传》给出了答案:“(当年)秋七月,杞侯来朝,不敬。杞侯归,乃谋伐之”。显然是杞侯“不敬”在先惹恼的桓公,才给本国带来了这场厄运。可问题是杞侯都主动向新任的鲁侯来道贺了,为何还会不敬呢?他又是怎么表现出不敬来呢?鄙人先要暂时卖个关子,等稍后咱们分析的时候再来给大家言明。
《左传》关于“鲁桓公伐杞”原因的记载接下来说说这“一和”,乃是桓公在伐杞之后,与鲁国周边的戎人盟誓修好。这是隐公居摄时就曾做过的事情,桓公即位后也延续下来,显然是不错的举动。并且,姬允这次办得还格外周到,不仅选择了“唐地”这个双方盟誓的故地来续前缘,让戎人感受到了来自鲁国的尊重。还在完成结盟、回到都城后,立刻前往太庙进行祝告,将自己盟约之事告知先祖。所以,《左传》才用“礼也”对其予以肯定,夸赞桓公的这个行为符合礼法。
鲁国与戎人的结盟地——唐那桓公搞的两件事已经简述完了,大家是不是也觉得他这次的表现还不错呢?至少“一战”获得了胜利,“一和”又与戎人修了旧好,都达成了目的。可正如在下刚刚一直说的那样,这看似十分圆满的结果,其实透露出的全是姬允的心虚。因此,接下来大家就随我一道去看看,两个事件背后的桓公内心里到底有多虚。
1、桓公与杞国“一战”背后的心虚
首先在下要把刚刚卖的那个小关子给各位说明白,即杞侯是如何对鲁桓公不敬的。据杨伯峻先生在《春秋左传注》中注释的那样,所谓的讨杞侯不敬,是因为“杞桓公来朝,用夷礼”。所以,鲁桓公认为他对自己不敬,这才派兵讨伐杞国。(插句题外话:杨伯峻先生认为这个来朝的杞侯是“杞桓公”,在下也依据原文抄录了。但个人认为此解有误,应该是“杞武公”才对)
可是,“用夷礼”这件事其实并不是咱们第一次提到了。同样是在“杞国史话”中,鄙人已经说过杞国乃夏朝后裔,为了躲避商朝人的追杀,逃到了南方蛮夷之地。正因如此,杞国的先人学会了夷人的习俗,并一直沿用到杞国建国以及迁徙之后。所以,杞国虽然成为了鲁国的附庸,却并不被严守周礼的鲁人所青睐。但即使这样,鲁国的先君也没有因“夷礼”的问题责怪杞人,更没有因此就对杞国兵戎相见。
杞人乃是夏朝禹王的后裔然而,咱们今天的“主角”鲁桓公呢,会为了杞国国君在向他道贺时使用了杞人更习惯的夷礼,便大发雷霆、出兵讨伐。这除了说明姬允气度狭小、性格比较莽撞以外,更能体现出来的便是他的心虚。毕竟桓公是参与了弑兄篡位的鲁侯,最害怕的就是被他人不认可,或者说看不起。杞国人使用夷礼来向他道贺,在姬允看来很像是故意轻视他一般。为了掩饰自己心中的不安,也为了让大家知道他的厉害、压住悠悠众口,鲁桓公这才会为了如此小事就对杞国动武了。
2、桓公与戎人“一和”背后的心虚
或许有的童鞋看到在下提出桓公与戎人盟誓有心虚的地方,会认为鄙人很在意“戎人”的身份,毕竟“戎人”并非周天子所封,还有些异族蛮邦的意思。但我要澄清一下,鄙人真不介意什么“戎人”的身份,这并不能说明鲁桓公心虚,相反的,鲁国先君也一直跟周边的戎人有着比较友好的往来。这从《左传·隐公二年》中:“二年春,公会戎于潜,修惠公之好也”就能看出,与“戎人”修好至少从惠公之时就已经开始了。
那不是因为“戎人”的身份,桓公到底是哪里表现出了心虚呢?予以为桓公的心虚主要体现在他太积极主动与戎人结盟了。大家可以对比一下隐公、桓公两个时期鲁国与戎人修好、结盟的记载,可以看出二人的态度有着明显的不同。同样是维护双方的关系,鲁隐公身为代理国君,仍能不卑不亢地先与戎人会面修好,之后在戎人两次提出要缔结盟约后,隐公才与之结盟。这一方面是隐公在守护鲁国大国的形象,另一方面也是姬息在与戎人谈判,只有戎人满足了鲁国的要求,才能答应和他们结盟。
鲁隐公在与戎人结盟时表现得不卑不亢反观桓公,他这位正式的国君,不仅没有像兄长那样等着戎人先提出结盟申请,还自己主动找上门去与戎人结盟,仿佛是在乞求对方一般。如此一来,姬允连鲁国的颜面都快保不住了,更别指望他会像姬息那样给戎人提出一些条件了。桓公能不接受对方提出的不平等条约,就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您说像鲁桓公这样委屈求盟的鲁侯,说他心里不虚可能么?显然为了掩盖他参与弑兄篡位的真相,为了能尽快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为了能保住自己的君位,姬允已经不在乎鲁国这姬姓宗国的脸面了。
这就是在下看过了《春秋》、《左传》等史书的记载之后,对于鲁桓公办的“一战一和”两件事儿的感受。各位读了鄙人的分析后,是不是也改变了看法,认为姬允这看似不错的表现,实则是心虚得要命,甚至丢尽了鲁国的颜面呢?不妨大家也留言说说看,谈一谈您对此事的独到见解。
为了方便广大史学爱好者能快速回忆起相关的历史内容,作者“闲叙春秋”将在每篇文章结尾奉上“关键词云图简史”,通过8-12个关键词,帮助大家回忆文章内容,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本文关键词:一战一和、鲁桓公、讨伐杞国、与戎盟于唐、看似圆满、实则心虚、杞人用夷礼、以怒掩饰心虚、对比先君缔盟、姬允损鲁颜。
关键词云图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