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在描述《春秋》时,有一句话“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能够将弑君事件记录下来,不得不佩服春秋时期史官们的职业操守。其中非常著名的有以下两例:
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春秋左传·宣公二年》夏五月乙亥,齐崔杼弑其君光。——《春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先说赵盾的故事吧:当时的晋国国君是晋灵公,《左传》原文: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简单地说就是:晋灵公不行君道,加重赋税来修建豪华的宫殿;在台子上用弹弓打人,看他们躲避的情形;因为厨师煮熊掌不熟而杀之,放在筐里,让宫里妇人顶着从朝堂之上出去。
网络图片当国君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当时的晋国执政正卿赵盾自然是要极力规劝国君的。说得多了,就引起了国君不满。国君欲除之而后快。先是派刺客刺杀,但此刻有感于赵盾为官有道,是百姓的福分,不忍加害,又不愿意违背国君的命令,只能自杀了。后来国君就设宴款待赵盾,准备借机下手,可是被赵盾的司机识破了,虽经历一番厮杀,赵盾还是逃了出来。经历过这么几次,赵盾就准备流亡,逃至国外。
赵盾还没有跑出国境,就听说国君被赵穿所杀。于是,赵盾就回国继续当起了执政正卿,但没有处置弑君的赵穿。
晋国太史董狐记载道:“赵盾杀了他的国君。”然后在朝廷上予以公布。赵盾说:“不是这样。”董狐说:“您身为正卿,逃亡而不出国境,回来后又不讨伐叛贼,不是您杀了国君又是谁呢?”赵盾只得引用《诗经》的“我之怀矣,自诒伊戚”表示因为心里怀念祖国,反而给自己留下忧伤。
孔子评价孔子对这件事的评价,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记事的原则是直书而不隐讳。赵盾是古代的好大夫,因为史官的记事原则而蒙受了弑君的恶名。可惜啊,如果他出了国境,就会避免弑君之名了。”
于是留下了“董狐直笔”的故事。
接下来说“崔杼弑其君”的故事。崔杼娶了一个漂亮的老婆。国君知道后,与其私通,甚至还随手顺走了崔杼的帽子,送给别人。有人提醒国君这么做不好,国君说“他难道没有别的帽子吗?”因此,崔杼和国君就结下了梁子。
崔杼后来,崔杼就称并不朝,国君以探病为由,继续与崔杼老婆乱搞。就被崔杼的下属们联合绞杀了。当晏婴知道后,就来到崔杼家,抱着国君的尸体痛哭。此时,有人建议崔杼杀掉晏婴,崔杼说:“晏婴有很高的的声望,放了他吧,我们不能失去民心啊。”
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
可是,在记录历史的时候,崔杼想要隐瞒实际情况,还因此杀掉了三名史官,随后还有后来者害怕不能据实记载而继续“执简以往”,听说已经写好了,就回去了。
崔杼弑其君这仅仅是史官秉笔直书的故事吗?
我认为不然:首先要承认,能在史书上记载的人和事,都是当时的“天子、诸侯、士大夫等”贵族阶层。这个阶层具有一定的贵族精神,侠义信仰。对于内心有信仰的人,生死自然是置之度外的。所以才有了那么多的弑君案例,而且还有了秉笔直书的史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