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公元前年-公元前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中央无力控制地方,春秋战国正式形成,各诸侯国之间互相攻伐和兼并,战争成了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当时的诸子百家大多侧重于思想教育,是统治者治理国家的理论,唯兵家思想注重实践,杀伐决断,简单粗暴,与政治思想紧密结合,历来是霸者倚仗的战争工具。历史的走向为兵家的产生和发展壮大提供了绝佳的环境。
兵家创始人历史上公认为孙武。春秋末期,他继承了先人的军事思想,结合齐地武学思想,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军事理论,创造出了《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十三篇孙武(约前年-约前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
晚年孙武《孙子兵法》始计第一: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战争,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是关系民众生死的所在,是决定国家存亡的途径,不能不认真加以考察、研究。
开篇立意强调了战争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与民生生死、国家存亡息息相关,因而战争的准备工作应该列为国家的常态战略,不断地研究考察。
《孙子兵法》始计第一:
孙子曰: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应该以五个方面的情实为纲,通过具体比较双方的基本条件来探讨战争胜负的情形: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所谓"道",就是从政治上使民众与君主的思想一致,这样,民众就能与君主同生死共患难,誓死效命,毫无二心。所谓"天",就是气候的阴晴、寒暑、四季节令的更替规律等。所谓"地",就是指行程的远近、地势的险峻或平易,战地的广狭,是死地还是生地等。所谓"将",就是看将领们是否具备智、信、仁、勇、严五种素质。所谓"法",就是指部队的组织编制制度,军官的职责范围规定,军需物资的供应管理制度等。
《孙子兵法》军形第四:
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善于用兵的人,总是注意修明政治,确保治军法度,所以能成为战争胜负的主宰。
《孙子兵法》中的“道”,强调政治上君主与民众一心。而道家学说,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主张把权力下放给人类,让人成为自己的主人,这是一种理想化的主张,毕竟统治者与普通民众之间的阶级矛盾在那个年代难以根除。孙武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点,从以往的战争经验中总结发现统治者与人民在政治上是可以达成某种共识的。这也是道家思想的精华和兵家思想的完美结合。
《孙子兵法》中的“法”:从部队的组织编制制度、军官的职责范围规定和军需物资的供应管理制度等作为出发点,强调作战时要统一指令,令行禁止,确保治军法度,为战争胜利提供保障。与法家相比,孙武的“法”着重于军队,他让军队成为了无情的杀人武器,而法家则让整个国家成为了无情的战争机器。
战国时期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尊崇法家治国,以兵家扫平天下,一统六国。法家因此日益鼎盛,可兵家逐渐凋零,终是难以抵挡六国后裔的反抗兵锋,二代而亡。后世各朝代灭亡虽然与国家制度的腐败密切相关,但直接原因还是后期在军事上毫无还手之力。所以法家与兵家二者环环相扣,密不可分。试问如果军队没有了纪律,一盘散沙或者国家失去了军队,国门洞开,纵然学说理论再怎么无懈可击,也无法帮助国家自保图强,兵家与法家缺其一则无法使两家学说立足于世间。
《孙子兵法》作战第二。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因而,高名的将领务求从敌方夺取粮草。就地从敌方夺取粮食一钟,相当于自己从本国运出二十钟;就地夺取敌人饲草一石,相当于自己从本国运出二十石。
《孙子兵法》谋攻第三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因而,最好的用兵策略是以谋略胜敌,其次是以外交手段胜敌,再其次是通过野战交兵胜敌,最下等的是攻城。攻城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采取的(办法)。为了攻城,修造望楼车、车,准备各种攻城器械,三个月才能完成;堆积攻城的土丘,又需三个月才能完成。这时,将帅们已焦躁忿怒异常了,驱赶着士兵像蚂蚁一样去爬城,士卒伤亡三分之一而城还不能攻下,这便是攻城的灾害啊!
《孙子兵法》作战第二中,提出高名的将领要注重从敌国夺取物资,以此减少国内的民众负担,达到“以战养战”的战略思想。寥寥几句,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令人感叹古人的无穷智慧。
《孙子兵法》谋攻第三中,尽言兵法“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的无上战争理念。同时也体现了孙武重视战争,却不滥用战争武器的坚定思想。
观孙武一生,他受伍子胥相邀,入世后在吴国为官。后世流传甚广的孙武斩杀吴王宠妃,训练宫女的典故,体现了他治军严明的行事作风。柏举之战(公元前年)中孙武以3万吴军大败20万的楚军,攻入楚国都城郢,一战成名,震惊天下诸侯。可是吴王日益骄纵的内心和朝上不断的党派之争,让孙武深感吴王的强国思想与自己的理念渐行渐远。于是他在最负盛名之时选择急流勇退,重新归于山林,终老一生。
晚年孙武归隐山林相比而言,后世与孙武齐名的吴起,一生为了追求功名,先是杀死妻子取信于鲁国,后投奔魏国,再辗转到楚国,滥用战争武器,毫无道义可言,终是被楚国贵族乱箭射死,不得善终。吴起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即使是兵家也不可能完全跳出天理伦常,世间道义。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作为兵家与道法的集大成者,孙武坚信战争向来不是个人欲望的产物,它的合理性是孙子兵法通篇强调的主题之一。战争也不仅是无情的,它的终极目的是“以战止战”,使得天下人民安居乐业!《孙子兵法》是孙武留给后人的文学瑰宝,他的人生经历和选择也是留给后世兵家和政治家的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