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文观止》,品文言之美。吸古今之精华,学人生之智慧。
今天为大家带来第十九篇——《郑子家告赵宣子》。
此文选自《左传》,记述了历史上的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这使它被埋没在了浩如烟海的文集当中,很少有人知晓。但此文又是一篇奇文,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比如“畏首畏尾”、“铤而走险”、“鹿死不择音”都是出自这篇文章。
此文虽然是一篇外交辞令,但似乎却包含着真情实感。读完之后,那种委屈,愤懑,煎熬与无奈都跃然纸上,让人不得不联想起自己的遭遇,对生活中的各种人物关系进行更深层次地思考。这篇文章是一面镜子,能让你看清楚自己的现状,并提醒你,如何改变这逆来顺受的命运。
以下是读书分享:
晋侯合诸侯于扈,平宋也。于是晋侯不见郑伯,以为贰于楚也。郑子家使执讯而与之书,以告赵宣子。
晋灵公在扈会合诸侯,总结平定宋国内乱的事情。这个时候,晋灵公没有会见郑穆公,他认为郑国想投靠楚国,对晋国已怀有二心。郑国的执政大夫子家差遣一名执讯官,带着一封信,向赵宣子申述。
任性的会盟
故事还得从宋国那匪夷所思的内乱讲起。
在此文记载的会盟前一年,史载:“昭公无道,国人不附”的宋昭公被杀了。发动政变的人是宋昭公的庶弟,宋鲍,也就是后来的宋文公。
宋文公是个非常有魅力的人,史书上说他长的漂亮而且艳丽,漂亮到什么程度呢?连他的祖母,宋襄公的夫人(周襄王的姐姐)都想跟他私通。
面对诱惑,宋文公把持住了。但是他的魅力还在持续发酵,宋襄公夫人一看这孙子就喜欢的要命,心想:“虽然得不到你的身子,但是我也要倾其所有对你好。”
于是,宋襄公夫人,仗着自己德艺双馨,动用了一切能动用的政治力量为宋文公铲除异己,积极为宋文公发动政变扫平障碍。
具体过程就不说了。反正就是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宋襄公夫人派人暗杀了宋昭公,扶持了宋文公继位。
这下宋国就惹事了。
虽然说春秋时期弑君篡位是常有的事,但它也没被国际社会认可。大国以此为由讨伐一下也是名正言顺的。于是,当时的中原霸主,晋国就率领卫国、陈国、郑国去讨伐宋国了,打的旗号就是:“何故弑君?!”
然而,晋国领着小弟到宋国一看,这政变也太名正言顺了。宋文公背后不仅有老太后支持,而且拜宋昭公暴虐无道所赐,宋文公的国人支持度也是相当地高。而且宋文公还会来事,看到晋国老大哥兴师动众地到宋国串门,早早地就准备的一些土特产和宝物,让各位兄弟就带回家里去。
这让晋国都没有了动手的理由,领着小弟转悠一圈就走了,临走之前还嘱咐宋文公:“小伙子,你好好干,有啥事吱声!”(犹立文公而还)
晋国带着军队出来,啥事没干就回去似乎有点不讲究,于是就在黄父这个地方搞了一次军事演习,之后,就发生了本文中记述的“晋侯合诸侯于扈”,会盟的主题依然是“平息宋国内乱”,这就很莫名其妙。
对于此次会盟,春秋上早就给出了评价:
书曰诸侯,无功也。
意思是说,为什么春秋上不记述参与会盟的诸侯的名字,就是因为这次会盟没有实质上的功效,属于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
然而,此时的晋国,是在晋国第一权臣赵盾的执掌下的。赵盾此人,执掌晋国权柄二十多年,历经三朝不倒,历史评价极高,他不像是能做这种“脱了裤子放屁”的事情的人。这就使得我们不得不从另一个角度上去考虑此次会盟的意义了。
赵盾真正目的
在此次会盟的8年前,也就是公元前年。野性勃勃的楚穆王决定趁着晋国内乱,想报当年城濮之战的一箭之仇。
当时是晋灵公三年,赵盾同志仗着自己的拥立之功,在晋国权倾朝野。引来了其他宗族势力的不满。晋国大夫先都、箕郑父、士榖、梁益耳、蒯等人互相勾结,决定报复赵盾。他们先派刺客刺杀之前力挺赵盾的死党先克。
为什么死的先克?是原因是这样的,当年晋襄公在夷地搞阅兵,目的是换一拨军中的将领,调整一下领导职务安排。在当时大概分了两股势力,一波是受晋襄公垂青的晋国传统贵族,比如梁益耳、士榖、蒯得、先都、箕郑父、荀林父等。另一波是跟着晋文公颠沛流离之后,才功成名就的新晋贵族的后人,比如狐射姑、赵盾、栾盾、胥甲、先克等。
这两拨人开始了激烈的竞争,最终,由先克一锤定音,说出了一个晋襄公不能拒绝的理由:
狐、赵之功,不可忘!
那意思就是,当年如果没有狐偃、赵衰等人,你爹都当不上国君,跟别说你了。所以,你现在忘了当年的那些人,就是在忘本,就是在动摇根基!
于是,晋襄公下定决心。决定启用新晋贵族们的后裔,以狐射姑(狐偃的儿子)为中军元帅、赵盾(赵衰的儿子)为中军佐;先克为上军将,箕郑父为上军佐;荀林父为下军将,先蔑为下军佐。
等晋襄公死了,赵盾同志拥立了晋灵公,就开始一家独大。于是,就发生了本段开始的刺杀事件,那些晋国的传统贵族吹响了反攻的号角。
但实话实说,这些传统贵族们用的方式方法实在是乏善可陈,先把先克杀了那不是打草惊蛇嘛?!精明如赵盾,能感觉不到危险的气息吗?那自然是能感觉到的。
于是,赵盾选择先下手为强,动用雷霆手段,直接就把参与刺杀的那些传统贵族都抓了,抓了之后,将结果上报给晋灵公和太厚穆赢,还没等两位领导点头呢,赵盾就直接将那些人杀了。
然后,赵盾就按照自己的意志,准备重组晋国的内阁。而这就必然会引发晋国内部的动乱。
楚国看到了这个机会,集结重兵,向当时晋国的附属国郑国,发起了压迫式攻击,大有灭国之势。
郑国向晋国求救,但是赵盾现在没空搭理郑穆公。郑穆公迫于军事压力,与楚国签订盟约,声称以后归附楚国。得到这样的结果之后,楚穆王就高兴地回国了。
赵盾同志一看,楚国军队撤退了。就集结了宋、卫、许国的军队,声称要去救郑国。四国军队开到郑国,立马就勒令郑国撕毁之前跟楚国签订的盟约,并要求郑国继续依附晋国。
面对这架势,郑国哪敢说个不字啊。于是,郑穆公就同意了,并说出了一个非常高水平的话:附楚是畏其威,附晋则是怀其德。
楚穆王这一看,晋国这是怕我啊。于是,在当年夏天又集结重兵,去蹂躏晋国的盟友陈国。陈国向晋国求救,但是赵盾还是没空搭理陈共公。陈国投楚。
陈国投楚之后,楚国又开始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但是赵盾还是没空搭理宋昭公。宋国投楚。
这么一来,楚穆王彻底看清了晋国赵盾的底色,中原诸侯也彻底看清了晋国的底色,纷纷觉得跟着晋国很没有安全感,大家本着用脚投票的方式,纷纷向楚国倾斜。
楚穆王开始趁热打铁,联系了秦国、鲁国,邀请他们共同反晋,并要挟郑国、陈国、宋国必须反晋。一个很成规模的反晋联盟,就此成立了。
面对如此危急的形势,赵盾同志基本上毫无办法。只能看着众小弟们去投靠别的大哥,剩下的小弟在背后戳脊梁骨的时候,他也只能听着。因为,攘外必先安内,自己家的事现在还没整明白呢,这让赵盾非常无奈。
然而,上天并没有让赵盾等待太久,晋国恢复荣光的机会就来了,楚国内部乱套了,公元前年,楚穆王死了。
由于楚穆王连年征战,穷兵黩武。楚国内部矛盾重重,楚国若敖氏家族势力开始做大,这也使得刚即位的楚庄王不得不装疯卖傻,沉迷酒色来麻痹敌对势力,这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故事出处。
楚国自顾不暇,现在轮到晋国耀武扬威了。经过了几年的磨合,赵盾整顿了内政,局势平稳过渡,开始准备大显身手。
公元前年,晋国由赵盾出面,集结宋、陈、卫、郑、许、曹六国的国君在宋地新城结盟,
公元前年,赵盾再度主盟与诸侯会盟与于扈,也就是本文中所记载的这次。
结合以上背景,我们可以发现,晋国的会盟,虽然名义上是要“平宋”,但主要还是“抑楚”,赵盾是要把前几年丢的面子都找回来,让那些投楚的小弟都再一次紧紧围绕在晋国周围。
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光靠结盟给“甜枣”是没用的,还要用“大棒”必须要树立一个典型,让别的国家看到不听晋国老大哥的话,是什么样的下场。
这个典型不出意外地就落在了大冤种郑国的头上,也样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几个月前晋国还领着郑国去宋国打仗,而几个月后就以“贰于楚也”的理由不让参加会盟。
其实理由啥的都不重要,我就要整治你给别看,委屈?不服?那也没招!
曰:“寡君即位三年,召蔡侯而与之事君。九月,蔡侯入于敝邑以行。敝邑以侯宣多之难,寡君是以不得与蔡侯偕。十一月,克减侯宣多,而随蔡侯以朝于执事。十二年六月,归生佐寡君之嫡夷,以请陈侯于楚,而朝诸君。十四年七月,寡君又朝,以蒇陈事。十五年五月,陈侯自敝邑往朝于君。往年正月,烛之武往朝夷也。八月,寡君又往朝。以陈、蔡之密迩于楚而不敢贰焉,则敝邑之故也。虽敝邑之事君,何以不免?在位之中,一朝于襄,而再见于君。夷与孤之二三臣相及于绛。虽我小国,则蔑以过之矣。
信中说:“我们国君(指郑穆公)登位三年,便叫蔡侯和他一起来侍奉你们的君主。九月,蔡侯来到我们国家,从这里出发,到了晋国。当时我们因为有侯宣多作乱,所以我们国君没能和蔡侯同行。
十一月,大体上平定了侯宣多的叛乱,我们的君主就继蔡侯之后,朝见你们君主。
十二年六月,我归生陪伴太子夷,为陈国朝见晋国的事请命于楚国,然后来朝拜晋君。
十四年七月,我们君主又来朝见晋君,从而促成了晋国与陈国和好的事。
十五年五月,陈侯又从我们这里去朝见晋君。
去年正月,烛之武陪伴太子夷也来朝见过晋君。八月,我们君主又亲去朝见晋君。陈国、蔡国这样亲近楚国,却不敢对晋国怀有二心,这就是由于我们郑国起了作用的缘故。
虽然我国这样尽心地侍奉晋君,结果仍然不免于获罪,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君主在位期间,一次朝见襄公,两次朝见灵公。太子夷和我们君主左右的大臣又接连不断地来到你们国都。我们虽然是一个小国,但侍奉晋君还没有超过我们的。
郑国的呐喊
了解了此次会盟的历史背景,我们就能看出此时的郑国有多尴尬。
对于晋国来说,郑国是老工具人了,一心情不好的时候,就那郑国撒气也是老传统了,多一次不多,少一次也不少。赵盾明白,现在楚国自顾不暇,郑国别无选择了,必须给我跪下叫爷爷,这样一来,以儆效尤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但对于郑国来说,晋国这次确实有些过分了。
一来,此次会盟的地点在“扈”,而扈这个地方是在郑国境内,你在我的地方开party,却不带我,这是非常严重的蔑视。就算郑国再没有尊严,也不能如此践踏啊。
二来,此次会盟还有一些小国,这些小国都能参加,郑国这个相对较大的小国却不能参加,那以后这些小国还怎么把郑国放在眼里?晋国这是想把郑国踩在脚底下,让郑国卑微到尘埃里,永远抬不起头。
面对这种情况,如果郑国以后还想做个“人”的话,那么就必须要呐喊了!那么现在问题就来了——怎么呐喊呢?
太强硬了,把晋国惹毛了,直接给你灭了。
太软了,没啥用,还更加实锤了你卑微的角色。
这时候,郑国的大夫子家想出了办法,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第一步,郑国国君郑穆公不出面,让使臣带一封信去,这就表明了态度:你晋国不是不让来吗?那我就不来,但是你想让我来求你是不可能的。
第二步,陈述这么多年来郑国服侍晋国的事实。这不是说给晋国赵盾听的,而是说给参加会盟的别的国家听的,那意思就是:我郑国这么多年来,服侍晋国也算是勤谨恭敬,但是依然落得现在这个下场,你们现在服侍晋国的态度有我们好吗?没有的话,你们就要小心了,你们自己好好想想吧。
这样一来,就直接把晋国和郑国的事情放到了台面上,所谓:“是非功过,自有人评说”。当各诸侯国看到,或者知道了实际情况之后,都会结合自身情况去考虑利弊。他们会想:“郑国做的都这么好了,那会被人嫌弃,我做的还不如郑国呢,以后晋国肯定也会如此待我!”
一旦诸侯们产生了这样的想法,郑国就化被动为主动了。你晋国如果还不接纳郑国,你让别的小弟怎么跟你,别的小弟不跟你,你光杆司令一个,你怎么对抗楚国?
于是,此时晋国赵盾就没有别的选择了,他必须缓和与郑国的关系,但是还差一个台阶。
而这个台阶郑子家也为赵盾搭好了。
今大国曰:‘尔未逞吾志。’敝邑有亡,无以加焉。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余几?’又曰:‘鹿死不择音。’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命之罔极,亦知亡矣。将悉敝赋以待于鯈,唯执事命之。文公二年,朝于齐。四年,为齐侵蔡,亦获成于楚。居大国之间而从于强令,岂有罪也!大国若弗图,无所逃命。”晋巩朔行成于郑,赵穿、公婿池为质焉。
现在大国却说:‘你们还没有满足我的心愿。’这样的话,我们只有灭亡一条路了,无法再做的更多了。
古人有句话说:‘畏首畏尾,去了两头,身子剩下来的还能有多少呢?’又说:‘鹿死不择音,鹿在生死关头,就顾不得选择庇荫的地方了。’
小国侍奉大国,大国如果能以恩德相待,那么,小国就是人;如果不能以恩德相待,那么,小国就是鹿。鹿飞奔在险路上,在危急时刻还有什么选择呢?你们一味索求,我们也知道终究是要亡国了,那我们只好把兵士全都调动起来,开到鯈地去等待你们,现在看您怎么做了。
文公二年,我国也曾朝见过齐国。文公四年,为了齐国攻打过蔡国,结果楚国也原谅了我们。处在两个大国之间,服从大国的强制性命令,难道也有罪过吗!大国如果不予体谅,我们也不逃了!”
晋国于是差遣巩朔到郑国来讲和,并把赵穿和公婿池两个人留在郑国,作为人质。
以进为退
在陈述完晋国和郑国多年来的革命友情之后,郑国的言辞看起来大有要“鱼死网破”之势。
但其实,这是在给晋国一个台阶下。
如果真的要“鱼死网破”的话,就不会在信里明说,直接把军队开到扈这个地方不就完了嘛。所以,郑国的正是目的,就是想要晋国来“哄哄我”。
这就跟平时夫妻之情吵架一样。
妻子说:“你要是再喝酒,就离婚!”这时,你就会乖乖的放下酒瓶子。
而如果妻子说:“你要是再喝酒,我就喝可乐!”这时,你就会不当回事。
一旦事情可能会超过底线,才会引起重视。
一旦引起重视,那么对方就会有所动作,去息事宁人。
而且对于晋国来说,也有去“哄哄”郑国的义务。你想当大哥收小弟,小弟受别人欺负了,你自己不去给小弟平事讨说法,反而怪小弟没本事软骨头,给小弟关禁闭受家法。没有这样当大哥的道理啊。
晋国也很懂,知道如果再不安抚,一旦把郑国逼急了,形势将一发不可收拾。可以说,晋国的服软也不是给郑国服的,而是做给其他诸侯看的。让其他诸侯看到,晋国是大气的,做事是有底线的,
那意思就是:“各位不要慌张,这是小郑同志脾气不太好,我们之间有些误会,他在跟我耍脾气呢,我去哄哄。你们以后也一样,有啥事儿就说,只要不出格,大哥一定会充分考虑的。以后我会好好地罩着你们。”
于是,晋国赵盾就借坡下驴,主动去缓和了和郑国的关系,双方的矛盾得到了缓解。郑国的呐喊起到了作用,它几乎消耗殆尽的尊严,又多了起来。
感悟
在本文的最后一部分,让我们抛开所有的历史背景,摒弃那些军国大事。回到本文最开始的那句话,为什么说这篇《郑子家告赵宣子》是一面镜子?
在生活中,像“晋国”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只知道一味索取,把什么事情都当做是理由应当。无论是是男女关系中,还是在职场关系中,这样的人都屡见不鲜。
而当我们碰到这样的人时,我们通常都很“郑国”,以为勤谨恭敬的讨好他们,就可以改变我们的现状,就可以获得他们对我们的理解,就可以换来他们的真心。
但实际上,一味地讨好只会让这些人变本加厉,因为人的欲望是无限的。
我见过太多人为博红颜一笑,而倾其所有,最后被唤作舔狗。
我见过太多人为某一官半职,而活成哈巴狗,最后大饼破裂,生活一塌糊涂。
等等……
爱不是讨来的,是靠吸引。
官不是要来的,是靠实力。
尊严不是施舍来的,是靠争取。
人在必要的时候必须低头,但不能忘记抬头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不能因为跪的时间久了,就忘了要站起来走路。
笔者希望通过此篇文字,能让我们审视一下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正在经历的,要及时止损。还未经历的,要谨慎对待。
记住一句话:“太听话的人,没有桶站价值。”
以上,感谢您的阅读。
本文同步发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