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传试辩之晋武公上位篇

春秋左传试辩之晋武公上位篇

春秋各国地图

晋国是春秋的大国,一直到春秋末期,三家分晋前,始终是中原的霸主。而春秋时期,晋国强盛是从晋武公开始的。

晋国始祖乃晋唐叔虞。称其为叔,可能需要斟酌,因为他是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的弟弟,而不是像周武王的弟弟,比如卫康叔,管叔,他们是叔辈的,而唐叔虞是小一辈的。

晋本来只有一支,但是到了晋穆侯时,他的妻子,齐女姜氏,生了太子仇和二儿子,成师。就像历史上众多兄弟相争的故事一样。这两兄弟的后代开始了争夺晋王室正统的宫廷争斗剧。而且,君子认为,太子仇的名字起得不好,苦大深仇的,有什么好?倒是弟弟的名字大气,叫成师,成功的师部,这有多吉利!

仇死得早,他的儿子,昭侯封自己的叔叔为曲沃桓叔。桓叔得民心,有意染指君位。昭侯被弑,桓叔欲入晋,被击败,晋人立昭侯子,孝侯。这时已经是叔叔和侄孙的争斗了。

桓叔卒,子曲沃庄伯立。杀孝侯,孝侯子,鄂侯卒,庄伯子曲沃武公复杀鄂侯子哀侯,不久又杀哀侯子,小子侯。再找机会杀哀侯弟,愍侯。这样,自文侯,即太子仇的这一支脉被其弟弟的支脉,成师,消灭殆尽。

于是曲沃武公,继位三十七年后,一统晋国,然后贿赂周釐王,周王封其为诸侯。武公在位二年而卒。

从成师到晋武公,经历了三代,而哥哥仇一族到被灭已经经过了六代。当仇和成师时,两兄弟还能和睦相处,仇死后,桓叔,庄伯,武公,经过六十七年的努力,终于代替了晋而成为诸侯。当时的士大夫,有师服指出:国家之立,就像树木,本大而末小,容易立国,而这时的晋国已经成为甸服规模的小国,还能长久吗?

昭公十一年,载有一句成语:末大必折,尾大不掉。也是对这样的事情,很好的形容。

孔子删订春秋

晋国自武公代晋后,逐渐成为春秋时期,国力和军力最为强盛的国家。

虽然如此,但是到了后来,晋国公族人员不足的缺陷就暴露出来,而且尾大不掉的事情在晋武公的后代还是屡次上演,比如晋文公就杀了自己的侄子圉,所以尾大不掉是晋国独有的现象,这也为春秋末期,魏赵韩,三家分晋,埋下了伏笔。因为公族的不足,而给了三家以机会。这样的局面是其他姬姓诸侯国所不见的。这也是晋武公彻底剪除兄脉的必然结局。

左丘明著,左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419.html